新闻资讯
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,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

朱重庆:航民共富路

日期 :

【编者按】“走遍千山万水,想尽千方百计,说尽千言万语,吃尽千辛万苦。”“四千精神”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初浙江人敢于改革、善于拼搏、不畏艰险的品质,传承了八千年跨湖桥文化中“勇立潮头”的基因,成就了萧山企业家的底色。

在此,我们推出“四千精神”系列专访,深入解读萧山企业家奋斗历程,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,从中汲取前行力量。

朱重庆:航民共富路

三层楼高的别墅群、热闹繁华的商业街、整洁漂亮的工业园……走近钱塘江南岸的航民村,只见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。

在这个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、户籍人口1200多人的村庄,不包括个人家庭财产在内,全村人均占有净资产超过75万美元。然而,上世纪70年代末,这里却是一个人均不到半亩田、土坯房遍地、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的贫困村,人均年收入仅148元。

是什么促就了航民村的“硬核”蝶变,故事得从1979年说起

“那一年,航民大队党支部开会学习贯彻萧山县委《关于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意见》,提出有条件的公社大队可以兴办社队企业。在萧绍地区,‘三缸’(酒缸、酱缸、染缸)是赚钱的营生。经过多方考察和激烈讨论,大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筹建漂染厂。”浙江航民实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朱重庆介绍说,靠村里东拼西凑的6万元钱,外加6万元借款,村里第一家集体企业——萧山航民漂染厂应运而生。

早期创业之路就是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。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,朱重庆一行将走遍千山万水、说尽千言万语、想尽千方百计、吃尽千辛万苦的“四千精神”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他们去上海聘请师傅,住一晚5毛钱的“四海浴室”,却在燕云楼花44元请人吃饭;办印染厂需要大炼筒,新做得上万元,他们多番走访,开了一封又一封介绍信,方才以废品的价格“曲线迂回”买到一台二手设备;在浦东的高桥化工厂,他们不顾酷暑寒冬,赤手空拳翻拣,从一大堆废旧物品中,扒拉着与漂染厂有关的设备和材料……

谈及当初挑起“厂长”这个担子时的心情,朱重庆说:“当时肩上背负着全村的所有家当,责任重大,我脑海里就一个想法,一定要让航民人有饭吃、有工做,过上好日子!”

事实证明,他做到了。1979125日,萧山航民漂染厂正式成立并投产;开办工厂的第二年,漂染厂产值达到38万元,利润达到14万元;1982年,漂染厂创利100.11万元,航民成为了当时萧山县第一个利润超百万大队;1990年,航民村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0476万元,一跃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亿元村;1998年,航民联合万向集团、杭钢集团等6家企业,共同成立由航民集团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;20048月,航民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,成为了浙江省第一家村集体控股的上市企业。

四十多年来,航民紧紧围绕本村实际情况,坚持立足主业、做强实业,前后延伸、配套发展,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。目前,航民集团共拥有全资、控股和参股企业32家,总资产112亿元,形成了以印染、黄金饰品为“主引擎”,横跨现代农业、纺织、热电、宾馆、房地产、海运等一二三产多门类发展的经济体系。其中,航民印染业位列全国印染企业前十,年加工印染布匹10亿余米,可绕赤道25圈;黄金饰品加工在全国位居前三,年加工量80余吨。
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小染缸里飞出了金凤凰。随着村办企业不断发展,集体经济日益壮大,金凤凰振翅高飞,带着航民奔向共同富裕。

“办厂第二年,挣回本金后还剩2万元盈余,我们首先就想到了分红,分给4个生产队各5000元。我们办企业的目的,就是要带领大家共同富裕。”朱重庆回忆道,为进一步激发村民职工的活力和积极性,航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。1999年,在村集体控股的前提下,将剩余股权量化到村民、职工、经营管理骨干,其中村龄股占40%,工龄股占40%,贡献股占20%,每年按股分红,构建起发展集体经济的利益共同体。

“全村没有暴发户,家家都是富裕户。”在航民,共同富裕不像天上的月亮,“天天看得见,就是摸不着”,而是像温暖的阳光,照暖每家每户。村民靠劳动收入和股权分红,都住上了庭院式楼房和别墅,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00平方米,家庭轿车拥有率95%以上。这里金融服务、通信网络、文教卫体和现代服务设施一应俱全;从幼儿园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,上大学还享受奖学金和生活补贴;村民每人每年发放福利费3000元,老龄村民每人每年加发 3000元;大米及菜油免费供应,节日期间,肉、禽、鱼免费发放……村民们过上了经济殷实、生活富裕、精神富有、健康和谐的幸福生活。

新时代,新发展。如何让金凤凰飞得更高更远?朱重庆信心满怀。未来,航民将牢固树立“产业兴村,实业富民”理念,持续加大原有产业的新产品开发力度,提高产品档次与附加值;积极顺应数字化改革潮流,努力开拓新兴产业,发展总部经济,开展金融投资;主动抢抓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难得机遇,寻找航民与民航的紧密结合和投资合作机会;充分体现人才价值,鼓励人才创新创造,将项目引进和人才引进相结合,依靠人才引进项目,依靠人才兴企强村,全方位助力航民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
选自(《萧山八千年》)